2012/2/7 12:37
小寒過后,除了添衣保暖,生活中常見的糯米,也是御寒高手。廣東人每年小寒早上都有吃糯米的習慣,正是看中了它此方面的特性。 中醫(yī)認為,冬季天氣寒冷,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,而《本草綱目》中提及,糯米是補脾胃、益肺氣之谷。糯米味甘、性溫,吃后能補養(yǎng)人體氣血,滋養(yǎng)脾胃。脾胃溫暖后,人氣息就會變得相當順暢,以致周身發(fā)熱,起到御寒的作用,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寒者。此外,糯米還含有蛋白質(zhì)、鈣、磷、鐵、煙酸等豐富營養(yǎng),可以稱得上是溫補強壯的食品。
不過,值得提醒的是,糯米雖好,卻也不能貪吃。吃時最好食量減半,比如平時能吃四兩米飯的,糯米吃二兩就足夠了。否則會由于糯米本身黏滯、不易消化,而引致胸腹脹滿,這就得不償失了。特別是老人、兒童等腸胃功能本身很弱的人需要特別注意。
糯米飯的做法很多,紅棗桂花糖糯米飯是很合適在天冷時食用的一種。將紅棗去核,用少許水略煮熟;糯米洗凈浸泡半小時,加入桂花糖醬拌勻煮成飯(八成熟時加入紅棗)即成。還可以加入有補血作用的葡萄干、有溫補腎陽功效的核桃仁,拌勻進食,驅(qū)寒效果會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