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2:42
當心!食品標簽黏合劑也有毒
“小小標簽事關重大”,標簽中含有的毒素危害消費者的健康。專家建議:帶標簽的水果、蔬菜等應該認真清洗或削皮后再吃;熟食則應該晾上一段時間再食用。因為包裝中許多有毒物質在浸入食品后是可以再揮發(fā)出來的。
水果上的標簽一撕,洗洗不削皮就吃,您屬于這類人嗎?據(jù)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不少食品包裝外標簽使用的黏合劑中含有劇毒化學物質。因此專家建議:帶標簽的果蔬應該認真清洗或削皮后再吃;熟食則應晾一段時間再食用。因為包裝中許多有毒物質在浸入食品后是可以再揮發(fā)出來的。
三類食品易染標簽毒
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上貼的標簽,因為過于熟悉,它的安全性常常為大家所忽視。據(jù)英國《每日郵報》近日報道,三類食品易染標簽毒,不少食品包裝外標簽使用的黏合劑中含有劇毒化學物質。
超市里水果的表皮上常貼有標簽,尤其是進口水果。熟食、不銹鋼餐具、瓷碗等都貼有標簽。其中不銹鋼餐具大部分標簽都粘貼在餐具內部,不少消費者抱怨難清理,甚至部分消費者干脆不清理,直接使用還帶著標簽的餐具。專家表示,這種做法不可取,標簽毒素很有可能會滲透出來。即使是把標簽貼在香蕉、西瓜等水果上,毒素也可能通過果皮滲透到食物中。
專家同時指出,通常有三種食物容易染上標簽上的毒素:首先是含油多的,油脂易將包裝材料和黏合劑中的毒素溶解,如超市中的熟食;其次是溫度高的,高溫下包裝材料和黏合劑中的毒素容易揮發(fā);最后是放置時間長的,時間越長毒素浸入就越多。
標簽黏合劑標準空白
目前國內對于食品標簽黏合劑沒有相關的標準,也沒有相關的部門對此進行管理。由于標簽上所用黏合劑的材料不盡相同,情況較為復雜,給監(jiān)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。
同時,記者致電國家質檢總局12365熱線,工作人員表示,并沒有相關的管理規(guī)定,可咨詢衛(wèi)生部。北京市公共衛(wèi)生熱線12320工作人員同樣表示沒有相關的規(guī)定,建議對于水果這樣貼標簽的食品可削皮或清理干凈后再食用。國家應出臺相關標準,食品企業(yè)與印刷企業(yè)也要加大監(jiān)控力度。
標簽來自四個方面的危害
1.溶劑中含有的苯、鉀等物質揮發(fā)到空氣中帶來的;
2.膠黏劑中含有的重金屬成分,如鉛、鉻等;
3.部分有色膠黏劑中顏料本身的危害;
4.包裝食品的塑料膜本身的危害。
建議:即時撕去標簽
董教授建議,消費者應盡量購買不帶標簽的產品。對于帶標簽的食品要及時把標簽撕掉,避免長時間后有害物質滲透到食物中去。對于貼標簽的水果要盡量削皮。另外購買產品之前,可先聞一聞,若有刺鼻氣味,說明溶劑殘留較多。
鏈接
1.國內80%以上的黏合劑都使用PVC(聚氯乙烯)這種材料,而國外一般不用或禁用,代之以更環(huán)保甚至使用可直接食用的材料。
2.部分國家甚至不用膠黏劑,改用電暈,產生靜電使之附著。
3.國外對標簽貼的面積、位置都有嚴格規(guī)定。標簽上一般都是實用信息,如一些食用注意事項,宣傳企業(yè)等信息。
最新研究
英國皇家化學會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這些毒素可能會對人體內臟系統(tǒng)產生影響,部分毒素可致癌,導致不孕不育,致使免疫系統(tǒng)紊亂和神經系統(tǒng)病變。報道稱,歐洲現(xiàn)行食品安全條例只是強調這些毒素不可與食品直接接觸,但沒有禁止它們出現(xiàn)在標簽黏合劑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