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2:45
健康度夏給家消毒
氣溫走高,濕度越來越大,細菌繁殖的速度也加快了。要想遠離病菌侵擾,光靠清潔遠遠不夠,最好給家徹底消個毒。夏季衣衫單薄,孩子不小心磕著碰著了;家里來客人光腳穿了拖鞋,吃飯用了餐具……種種的情況加上天氣炎熱細菌病毒大量孳生,真是讓人很不放心,還是求助于消毒液的幫助吧,但正確的消毒方法你會嗎?
孩子磕了碰了:消毒最好用碘伏
近來,電視上頻頻出現(xiàn)一則廣告:一個小男孩兒在奔跑過程中突然摔倒,膝蓋處磕破了皮,于是,媽媽用消毒液兌了水后給孩子擦拭傷口——
孩子一旦磕了碰了,可以用消毒液嗎?專家認為稀釋過的消毒液,涂抹輕微傷口,是可以用來消炎的。不過,同為消毒液,在產(chǎn)品分類上有“消”字號和“藥”字號兩種。如果用于處理傷口或給皮膚消毒,應(yīng)使用“藥”字頭的產(chǎn)品;而“消”字頭產(chǎn)品適用于預防消毒,沒有治療功效。要注意的是,有的消毒液會對皮膚產(chǎn)生刺激。其實,碘伏或酒精完全可以勝任處理小外傷的任務(wù),且使用起來更方便簡單。不過,酒精易揮發(fā),濃度上容易發(fā)生變化,不宜放置時間過長。
此外,目前有不少手部快速消毒產(chǎn)品如消毒濕巾等,也很適合給孩子使用。
衣物消毒:洗衣粉消毒液別混用
有些人為了圖省事,常將洗衣粉和消毒液混在一起使用,覺得這樣一舉兩得。實際上,這樣做可能會導致既洗不干凈衣服,還殺不了細菌。
要知道,洗衣粉的成分各不相同,有陰離子、陽離子或是非離子的,消毒液也是如此。消費者在選擇洗滌產(chǎn)品時,常會忽視其所含的成分,而在使用時如果把不同種類的洗消產(chǎn)品放在一起,很容易產(chǎn)生中和反應(yīng),各自的功效都會減弱。
所以,洗滌和消毒應(yīng)該分兩步走。一般都是先洗滌后消毒,除非是有針對性地對傳染病患者的衣物進行消毒,應(yīng)先消毒后清潔。而在劑量上也應(yīng)該嚴格按照說明,絕不能自己想當然地放上一兩勺了事,因為不斷地進行小劑量的刺激,會導致細菌的抵抗力越來越強。所以,消毒液要么不用,要用就要保證合適的使用量和使用時間,并且要徹底清洗干凈。在使用消毒液時,一定要浸泡才能起效,有些號稱是噴霧型的消毒產(chǎn)品,對衣物表面簡單噴一下、沒有浸泡,實際上沒有多少消毒效果。
此外,如果有客人使用過家里的拖鞋,擔心傳染腳氣,可將其在稀釋的84消毒液里泡一泡,然后清洗干凈即可。
餐具消毒:微波爐里轉(zhuǎn)3分鐘
餐具消毒一般用不著消毒液,因為許多物理方法就能達到消毒目的。譬如用開水煮餐具5至10分鐘,或把清洗后潮濕的洗碗布及碗筷(金屬筷除外)放在微波爐里用中火加熱3~5分鐘,都可有效消毒、殺菌。因此,當家里的客人來訪后,將客人用過的餐具放進微波爐里轉(zhuǎn)三五分鐘就可以放心了。
不過,對于不能用微波爐加熱又不能用開水煮的物品,如切菜板,就可以隔一段時間用用消毒液。切菜板是細菌繁殖的“重災區(qū)”,每次使用后都應(yīng)該擦洗干凈,放在通風處,保持干燥。最好定期消消毒,不過,塑料切菜板適宜用消毒液,而木制切菜板如果沖洗不凈,則容易將消毒液殘留在縫隙中,造成二次污染。但是,超市賣的消毒液對抹布的消毒效果很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