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飲食健康

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飲食健康 > 飲食常識 > 正文

腎衰吃補品危險多

2012/2/7 12:28

慢性腎衰病人在得病后,家屬和病人都以為所謂的“腎衰”,就是腎臟比較虛弱,應該補補身體,于是就讓病者吃很多的營養(yǎng)品,腎衰病人普遍存在這個誤區(qū)。這種觀念和做法是非常錯誤的。

蛋白質是人體細胞、組織主要的構造材料,對人體十分重要,進食含蛋白質食物先經(jīng)肝臟分解,再由腎臟排泄,所以當腎臟功能下降時,要適當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,以免加重腎臟的負擔。而一些營養(yǎng)品,蛇肉、狗肉等食物,都是高蛋白質食物。腎衰病人吃下這么多的高蛋白質食物以后,一時負擔不了,身體里的毒素不能及時經(jīng)尿液排出,會導致病情加重。

治療慢性腎衰,要把飲食控制放在首位

劉冠賢教授提醒慢性腎衰病人,攝入蛋白質過多,會加重病情,但攝入太少,又會引起營養(yǎng)不良,蛋白質攝入量以既滿足人體代謝營養(yǎng)需要、又不增加腎臟負擔為原則。因此應該攝入優(yōu)質蛋白質——含有豐富的身體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,如雞肉、瘦豬肉、雞蛋、魚、牛奶等。腎衰病人的蛋白質攝入量一般應為每日20克左右。適量飲酒可防男性腎衰

那么,對慢性腎衰病者來說,在日常飲食中,應該如何把握好這個量呢?劉冠賢教授舉了一個例子:他說每天吃一只雞蛋和200毫升牛奶,就相當于攝入蛋白質12—15克,再加上其它食物中含有的一些蛋白質,差不多就夠了。同時,還應少進食植物蛋白,這是因為植物蛋白中含的非必需氨基酸多。應盡量選用淀粉、藕粉、甘薯、蜂蜜、白糖代替部分主食,如大米、面粉等。

劉冠賢教授說,據(jù)國際腎臟病學會統(tǒng)計,慢性腎臟疾病的年發(fā)病率為2‰~3‰,慢性腎衰的年發(fā)病率為100/100萬-150/100萬,且患者人數(shù)呈逐年增多的趨勢。慢性腎衰是由腎臟疾病慢慢轉化而來的,因此對慢性腎衰的預防就顯得相當重要。在慢性腎衰病人的治療中,飲食控制是放在首位的。在腎衰病人早期階段,飲食加中醫(yī)療法是可以控制病情的。腎衰病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。

除蛋白質外,鹽和水分的攝取也是腎衰病人必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。據(jù)了解,2006年到市中心人民醫(yī)院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有80多人,比去年增加47人,到市人民醫(yī)院做血液透析的病例也比往年有所增加。

市人民醫(yī)院內(nèi)科副主任醫(yī)師黃玉華介紹,人體代謝產(chǎn)生的廢物主要是經(jīng)腎臟排泄,由于慢性腎衰患者的腎功能損害是漸進發(fā)展而不可逆轉的,必然導致代謝廢物的潴留,同時潴留的廢物又反過來作用于人體各臟器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,加重病情。慢性腎衰病人合理飲食,有利于減輕代謝廢物的潴留,延緩慢性腎衰的進程和惡化。有高血壓、水腫、少尿癥狀的慢性腎衰病人一定要限鹽、限水,以免造成過多水鈉潴留,加重水腫和高血壓等。但并不是所有的腎衰病人都需要控制水、鹽的攝取,應視具體情況由醫(yī)生而定。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