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3:19
女人美容與七營養(yǎng)素密切相關
人們每天的生活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各種營養(yǎng)素。目前已知人體中所需的營養(yǎng)成分大約有五十多種,而與美容有關的營養(yǎng)素主要的仍然是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水、維生素和無機鹽。讓我們了解一下這些營養(yǎng)素與人體美容有哪些關系。
蛋白質與美容蛋白質能夠促進生長發(fā)育、修補組織,它還是皮膚組成的主要原料,并可以使肌肉堅實,保持皮膚潤澤而有活力。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,就是從食物中獲取,一般女性每天的需要量應為65~85克(孕婦應增加15克,乳母需加25克)。
食物中的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,氨基酸的種類很多,由于它們的成分組合不同,營養(yǎng)價值也不一樣,其生物效價的高低取決于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,凡供食用的蛋白質,其氨基酸的種類、比例與人體蛋白質越接近,利用率和營養(yǎng)價值就越高。所以從營養(yǎng)學觀點分析,日常生活中應將含不同蛋白質的食物科學地配置,才會有利于提高蛋白質的生物效價,這叫做蛋白質的“互補”作用。蛋白質雖然是酸、堿兩性的物質,但如果人們攝入了過多的蛋白質,在代謝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磷酸根、硫酸根等酸性物質,這些酸性物質會刺激皮膚,攝取皮膚中的水分,從而導致皮膚早衰。
脂肪與美容脂肪是人類必需的營養(yǎng)素之一,它能維持人體的溫度,可以固定組織和保護臟器。人體內適當貯存脂肪,有利于保持皮膚中的水分,保障健美的體型,能使皮膚光亮潤澤,富于彈性,利于消除和推遲皮膚皺紋的出現(xiàn)。人體皮膚中脂肪應占體重總量的3 5%~6%。從人體美容的需要分析,滑膩的顏面、白皙的皮膚、挺拔的胸脯、豐滿的肢體等都需要脂肪的充填。專家認為:人體一般每天攝入的必需脂肪酸,應占全天總熱量的2%。
人體內脂肪是能量的“中轉站”,它來源于食物中的脂肪,脂肪的成分主要是脂肪酸。而脂肪酸一般又可分為飽和脂肪酸、不飽和脂肪酸、半飽和脂肪酸。脂肪還有磷脂、亞麻酸、亞油酸、花生四烯酸等分別。脂肪可以作為有些維生素的溶劑,如維生素E、維生素D和維生素A等,必須溶解于脂肪中,所以稱為“脂溶性維生素”,這些維生素恰又與美容有密切關系。如果飽和脂肪酸過多,則會引起血管壁的粥樣硬化,影響皮膚營養(yǎng)的供給,從而促使皮膚老化,或者皮脂外溢引起脂溢性脫發(fā),當然有損于美容。因此從美容的需要分析,脂肪對于人體是不能過少,但也不可過多,而且攝入脂肪時,應當以植物脂肪為主。
糖類與美容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,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,占食物產(chǎn)熱量的50%~70%。人體熱能主要依賴糖、脂肪和蛋白質,而糖又是熱能的主要源泉,它可以幫助蛋白質構成人體組織,也能維持脂肪的正常代謝,并抑制酮體的產(chǎn)生,還有護肝及解毒功能。正因為糖是能量的“倉庫”,所以人體如果糖原不足時,就會將體內的蛋白質或脂肪轉化利用,可能因此而影響美容;同樣也可能因糖類攝食過多,而將其轉化為脂肪或蛋白質,從而發(fā)生肥胖或代謝失調。所以糖的攝食要根據(jù)身體對能量的需要而定,并要因人、因時而宜,關鍵是“收支”必須平衡。
無機鹽與美容無機鹽,又稱礦物質。它包括人體內的“宏量元素”和“微量元素”。目前已知人體內主要的無機鹽元素有:鉀、鈉、鈣、銅、鋅、鈷、鎳、鉬、磷、硒、錳、鎂、釩、硅、氟、鉻等六十余種。其中占人體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叫“宏量元素”,占人體重量萬分之一以下的稱“微量元素”??偟膩碚f,人體對它們的需要量并不太多,而且一旦過量就會發(fā)生中毒,但是它們又不可缺少。這些元素補充的主要來源是飲食,通過日常飲食合理攝取,是唯一便捷、安全和行之有效的方法。無機鹽也與人體美容有關,尤其是鋅、硒、銅、鈣、鐵等,這些元素的缺乏能直接影響美容。
鋅參與人體內五十多種酶的合成,如直接影響蛋白質合成的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,與營養(yǎng)代謝有關的許多脫氫酶,都是含鋅的酶。鋅,還能激活許多肽酶、磷酸酶,從而影響蛋白質的合成和組織細胞的再生。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,鋅能夠刺激、促進肌肉的生長,使人體肌肉健壯發(fā)育。我國制定的營養(yǎng)標準規(guī)定,鋅的需要量是2 2毫克,混合膳食中平均的吸收率為20%,據(jù)此計算其供給標準應為11毫克。鋅具有維護皮膚黏膜彈性、韌性、疏密度的作用,能使皮膚細嫩、光潔、柔滑。所以有人認為,鋅是目前最佳的皮膚保健物質。
鈣其重要任務是參與人體的骨代謝,它與磷結合后,能促成蛋白質形成骨細胞,所以是骨組織的主要成分。人體內鈣的含量不足時,會有損于人體的健美。缺鈣的主要表現(xiàn)有:齒槽松動,齲齒發(fā)生,影響牙齒的結構;眼球彈性下降,眼肌收縮功能不良,過早、過多地出現(xiàn)眼角皺紋;也可能造成皮膚黏膜對水的滲透性增加,出現(xiàn)皮膚失水而彈性不佳;還可能發(fā)生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。當然鈣不能過多,當血鈣過高時,最常見的是會發(fā)生結石、冠心病和中風。
銅毛發(fā)與皮膚的色澤是否正常,與人體血液中銅的含量有關。銅,能使人筋骨強壯。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蛋白質是膠原蛋白,當膠原蛋白扭結后就構成膠原纖維,膠原纖維是構成肌腱、骨骼、牙齒、軟骨以及疏松的結締組織的主要物質。當人體內銅缺乏時,就會影響膠原組織的交聯(lián)不全,從而使人發(fā)生乏力、齒落、關節(jié)疼痛、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現(xiàn)象,嚴重缺乏時,還可能發(fā)生“白癜風”等損容性皮膚病。一個正常人體內的銅含量約100~200毫克,而每天只要攝入2~5毫克,即可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。如果銅在體內含量過多,就會增加肝、腎功能的負擔,并可引起厭食、消化不良等癥狀。
鐵是人體必需的營養(yǎng)素。人體內鐵的總量約3~5克,在人體微量元素中居首位。其存在形式是:66%在血液紅細胞的血紅蛋白里,3%以肌紅蛋白形式存在于肌肉中,不到1%則參與體內某種酶的構建,還有約30%以非功能性的形式貯存于肝、脾和骨髓中。鐵能使人的臉色紅潤,而且當血液中鐵紅蛋白正常時,血液流向全身提供臟器、組織所需要的營養(yǎng)成分,機體呈現(xiàn)充沛的活力。當鐵含量不足時,人就會感到精力不支,面色蒼白,容顏蒼老。但如果攝食鐵過多,可能會發(fā)生“鐵黃素沉積癥”,使全身皮膚呈現(xiàn)黃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