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資訊

資訊 聚焦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資訊 > 食品行業(yè) > 正文

糖業(yè)大省“甜蜜產業(yè)”遇寒冬 糖企虧損蔗農減收

2014/9/28 11:54

2.把脈:

“第一車間”成本高,畝產不及國外一半,產業(yè)轉型升級迫切

曾經的“甜蜜事業(yè)”為何風光不再?

“最大差距在‘第一車間’。”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政府參事汪春偉說,與國外相比,國內糖料蔗綜合生產能力低,種植條件差、良種推廣能力落后、機械化水平低,等于在起點就失去了競爭力。

據分析,由于自然條件得天獨厚,巴西等產糖國的甘蔗畝產量可達到10噸左右,而我國甘蔗種植平均畝產只有4噸。在廣西,1600多萬畝糖料蔗,80%集中在干旱貧瘠的坡地,地塊分散,水利、道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差,基本上“靠天吃飯”,全區(qū)有灌溉條件的蔗地不到15%。

中糧崇左糖廠總經理韋志軍調研發(fā)現(xiàn),澳大利亞的甘蔗種植成本才114元/噸,而崇左的甘蔗成本436元/噸,一噸要高出300多元。僅采收一項,澳大利亞實現(xiàn)機械化,有專業(yè)公司提供服務;而在崇左,農民基本依靠人工采收,一噸成本要120元。

制糖企業(yè)小而散,國內原糖加工能力迅速膨脹,加劇產業(yè)矛盾。廣西糖業(yè)協(xié)會理事長農光說,目前國內年生產食糖量1300萬噸左右,年食糖消費量約1350萬噸,供求略有缺口。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競相建設原糖加工項目,造成產能過剩,產業(yè)轉型升級迫切。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