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5:34
德國:以結(jié)實、純正的方式
一個“大塊吃肉,大口喝酒”的民族,人均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,居世界首位;啤酒遍布任何場合,也正因為他們愛喝又能喝啤酒,德國的啤酒品牌數(shù)不勝數(shù)……
德國人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,居世界首位。由于偏好豬肉,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制品。德國的食品最有名的是紅腸、香腸及火腿。他們制造的香腸種類起碼有1500種以上,并且都是豬肉制品。德國的國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;有時用一整只豬后腿代替香腸和火腿,那燒得熟爛的一整只豬腿,德國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干掉它。
德國人最講究、最豐盛的不是午餐、晚餐,而是早餐。在旅館或政府機構(gòu)的餐廳,早餐大都是自助形式,而在普通百姓家,早餐的內(nèi)容一般都大同小異;首先是飲料,包括咖啡、茶、各種果汁、牛奶等,主食為各種面包,以及與面包相配的奶油、干酪和果醬,外加香腸和火腿。德國菜以酸、咸口味為主,調(diào)味較為濃重。德國人非常愛吃馬鈴薯,烹調(diào)的花樣千變?nèi)f化,除了炸薯條外,還有水煮馬鈴薯、火烤馬鈴薯、馬鈴薯泥,以及炸馬鈴薯餅和炸馬鈴薯條。相反的,在德國,米的種類就少的可憐,只是簡單的水煮米,米粒又大又硬,和我們習慣吃的白米飯大不相同。
德國人喜歡喝啤酒的程度到了讓人難以想象的程度。幾乎什么場合都能來上一瓶。德國的啤酒品牌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有些城市自己就有好幾個牌子。要是你從來沒有喝過啤酒。建議你先從一半啤酒加一半可樂、芬達、雪碧、蘋果汁等喝起,等習慣那清涼中略帶苦味的感覺后,就可轉(zhuǎn)戰(zhàn)到整瓶啤酒了。
·小面包最好現(xiàn)買現(xiàn)吃,隔夜或只隔幾小時后,就會硬得和小石頭一樣。
·德國的面包店里所有的面包都擺在玻璃柜里,面包由小姐拿了包好才給顧客;所以最好事先知道面包的名稱,以免到時亂指一通。
·德國的乳酪就像中國的臭豆腐一樣,愛的人越臭越愛吃。
法國:原味法蘭西
法國料理的精神在于突出食物的原味,所以當法國師傅在做料理肘,他所加進的任何調(diào)味料、配菜,甚至于搭配的酒,都只有一個目的: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給襯托出來。
法國萊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,講究憑借其對材料的認知及靈活運用,創(chuàng)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肴美食,這就是法國菜引以自豪的地方。
法國菜在材料的選用較偏好牛肉、羊肉、家禽、海鮮、蔬菜、口螺、松露、鵝肝及魚籽醬;而在配料方面采用大量的酒、牛油、鮮奶油及各式香料。
法國是世界上盛產(chǎn)葡萄酒、香檳和白蘭地的國家之一,法國人對于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。如在飯前應飲用較淡的開胃酒;食用沙拉、湯及海鮮時,飲用白葡萄酒;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;而在飯后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等。據(jù)說法國人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歐洲國家中最低,就歸功于葡萄酒。
法國料理的精神在于突出食物的原味,當法國師傅在做料理時,他所加入的調(diào)味料、配菜甚至于搭配的酒,都只有一個目的;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給帶出來。正統(tǒng)的法國餐有五、六道菜,但目前已有簡化的趨勢,一般來說,可以選擇沙拉、甜點或是湯、主菜、甜點,大概三到四道菜就差不多了。沙拉通常是在吃完主菜后才上的,目的是清除主菜殘留在口中的味道,另一方面是因為沙拉中通常會加些醋,沒有適合搭配它味道的酒。
近年來,法國菜不斷的精益求精,將以往的古典菜肴推向新菜烹調(diào)法,并相互借鑒運用,調(diào)制的方式講究風味、天然性、技巧性、裝飾和顏色的配合。
·喝湯時會上面包,千萬不要都吃完,那是管夠的,吃點就行了,記得要用手掰。
·座位一定要預定,說明人數(shù),時間,還有位置要求(吸煙或非吸煙區(qū))。
·吃完用餐巾紙使勁擦是大忌,應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。
·不管凳子多舒服,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,不要靠在椅背上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