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7:57
燉蛋是最平民的吃食了,印象中,好像沒有人不會燉蛋,只不過有的燉得嫩一些,有的燉得老一些,有的燉得水汪汪,有的燉成蜂窩狀。這些都是見怪不怪的,直到有一天,我看到我的一個朋友給她女兒燉的絮狀蛋,才不得不承認,居然還是有不會燉蛋的筒子的。
對于那位燉絮狀蛋的朋友,我也非常的無語,因為她居然沒有吃過布丁狀的燉蛋,她和她老公都不知道正常的燉蛋“應該”是什么樣子。感慨之余,我覺得我發(fā)這篇博文也不算是濫竽充數之作了。
燉蛋,秘訣不在于放了多少水份,也不在于放了多少鹽或糖,而在于火候。水燒開以后轉到小火,慢慢地燉。就如我曾經靜靜地守著一朵百合等她盛開,平和耐心地守候,終于看到花朵綻放的一剎那。燉蛋也需要一顆平和的心,慢慢地等著蛋液凝結,成為布丁狀的家常美食。看著孩子吃著最簡單最普通、我們幼時父母也常做給我們吃的燉蛋,心中也會無比滿足。
原料:
做法:
1、一個雞蛋,加糖(或鹽)打散;
2、加入牛奶,打均勻,可以用漏網過一下篩;
3、撇去表面的泡沫,蓋上保鮮膜,放進蒸籠。小火燉10-15分鐘,燉蛋的中心凝結了就完成了。
表面撒的是紫菜碎,花朵形狀是用邊上那個綠色的小工具做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