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飲食健康

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(bǔ)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飲食健康 > 飲食常識 > 正文

健脾養(yǎng)胃效果佳的10大食物

2016/2/18 16:50

5 蘋果

味甘、性涼。

作用:健脾補(bǔ)氣益胃,生津潤燥。宜于脾虛食少,胃陰虧虛,陰虛胃痛。

健康飲食專家介紹說,蘋果性味甘涼,具有生津、潤肺、健脾、益胃、養(yǎng)心等功效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蘋果具有很好的調(diào)理腸胃的作用,適合便秘和腹瀉患者食用。

蘋果之所以有止瀉和通便的雙重作用,是因為蘋果中含有鞣酸、果膠、膳食纖維等特殊物質(zhì)。未經(jīng)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,與膳食纖維共同起到通便作用。而煮過的果膠則搖身一變,不僅具有吸收細(xì)菌和毒素的作用,而且還有收斂、止瀉的功效。因此,建議便秘的患者多吃一些新鮮的蘋果(每日早晚可空腹吃蘋果1―2個),而腹瀉的患者不妨把蘋果煮熟了來吃。

蘋果中的鞣酸,也具有收斂作用,它能使大便內(nèi)水分減少,從而止瀉。小兒腹瀉時,家長可先將蘋果用開水洗凈,放入沸水中煮5―8分鐘,去皮,用勺刮成泥,每日4次,每次50克;一歲以下嬰兒每次30克,日服3―4次。也可取鮮蘋果一個,洗凈,加水3碗,煎煮成2碗,以汁濃為佳,每天一劑,代替果汁飲用。

鞣酸在果皮中含量更豐富,而果肉內(nèi),特別是近果皮處,果膠含量相對豐富。因此,成人在吃熟的蘋果時,最好連皮一起吃,這樣止瀉的效果會好些。

蘋果熱飲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