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4:32
“喝粥養(yǎng)生,能不能供應人體所有的營養(yǎng)素?答案是否定的?!?/STRONG>
談及僅僅喝白米粥,“那營養(yǎng)價值是非常有限的,遠遠不足以供應人體一天所需的營養(yǎng)素。比如說,如果每天所需的300克糧食都以精白大米粥來攝入,其他東西又不吃,就算煮粥沒有造成營養(yǎng)素的損失,那么維生素B1攝入量也僅相當于輕體力活動成年女性一日所需的10%,鐵僅相當于4.5%,蛋白質(zhì)是31%,維生素C和維生素A是零。也就是說,假如住院病人每天只喝粥,不吃其他食物,他所得到的營養(yǎng)素實在是少得可憐啊,連正常的身體維持水平都遠遠達不到,更怎么能夠支撐疾病的康復呢!”
用粥作為主食來養(yǎng)生,前提是必須吃夠粥以外的其他食物,把一日所需的營養(yǎng)素完全補足。即便是對那些快要餓死的人,在恢復胃腸功能的過程中,也不能長時間只吃粥這一種東西。那么補大骨頭湯怎樣呢?很遺憾,它主要成分是脂肪,蛋白質(zhì)是嚴重不足的,維生素和礦物質(zhì)也遠遠不夠。假如只能流食的話,喝點牛奶、豆?jié){、酸奶、豆?jié){機打的芝麻燕麥糊等,要比喝大米粥加大骨頭湯靠譜很多。
“古人喝粥養(yǎng)生,一是為了減少能量(熱量,卡路里),避免肥胖,二是為了幫助消化,有利于減輕胃腸負擔?!?/P>
對于胃病患者來說,對于做了胃部手術的人來說,用粥替代干飯,確實比較容易消化。問題是,目前現(xiàn)代人很大比例患有高血脂、糖尿病,他們是否還適宜喝白米粥呢?事實上,糖尿病人是不適合喝白米粥的,高血脂病人也未必適合。因為白米粥容易消化,它的餐后血糖反應非常高。而血糖反應高的食物,對于甘油三酯的升高也有促進作用。
因此,不支持“三高”患者和肥胖者經(jīng)常用喝白米粥替代吃米飯,除非能夠保證有效削減一日總能量,并配合足夠的蔬菜和富含蛋白質(zhì)的食品來保證降低血糖反應。
不過,各種雜糧粥并不在此列。實驗證明,加入一半以上的淀粉豆類(蕓豆、紅小豆、綠豆、干扁豆等)之后,粥的餐后血糖反應就會大大下降,降低到明顯低于白米飯白饅頭的水平上。因此,推薦糖尿病、高血脂患者晚餐喝粥,但必須加入足夠的豆類,并配合燕麥、大麥、糙米等血糖反應較低的食材。有研究證明,和精白主食相比,淀粉豆類的飽腹感較高,對于控制一日總食量可能有好的作用。
“必須明確一個概念,粥就是軟爛的”
袁枚說:“見米不見水,非粥也;見水不見米,非粥也,必使水米柔膩為一,然后方為粥”。也就是說,米和水分離,米為粒狀需要嚼爛才能咽下去,就不叫粥,而叫做泡飯。粥和泡飯,一個養(yǎng)胃,一個傷胃,其中是什么道理,范志紅老師在以前的博文中已經(jīng)講得很清楚,可參考“為什么泡飯傷胃而粥養(yǎng)胃”一文。
另外談到粥煮爛只意味著容易消化吸收,并不意味著營養(yǎng)價值越高。煮得時間足夠長,只能增加維生素B1的損失,而不可能憑空“產(chǎn)生”新的營養(yǎng)成分。在已經(jīng)軟爛之后,再繼續(xù)煮下去,顯然是不可能有什么額外好處的。
建議廣大網(wǎng)友:
1、粥比泡飯好消化,但煮到“水米融洽”的軟爛狀態(tài)之后再繼續(xù)煮下去,并無額外好處;
2、白米粥雖然好消化,減輕消化系統(tǒng)負擔,但營養(yǎng)價值并不高。僅僅靠大米粥,無法滿足病人的營養(yǎng)需求,不能促進康復,必須配合多種其他食品;
3、把精白米熬的大米粥換成糙米粥、紫米粥,或者加入各種雜糧,可以大大提高粥的營養(yǎng)價值;
4、糖尿病人不適合喝白米粥,因為血糖反應太高。建議用淀粉豆類和各種雜糧混合煮粥,可以在降低血糖反應的同時,維持較高的飽腹感,有利于控制體重和血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