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5/1 16:42
對時尚人士、商務人士來說,位于英國倫敦的沃爾斯利餐館,的確是享用一頓美味早餐的別致去處。
沃爾斯利餐館有4種不同的套餐,每種套餐的烹調設備、調味品、專用調羹和餐叉、碗盤、桌布、餐巾以及服務方式都迥然不同。對于這里的服務生而言,“個性化早餐”的復雜程度最具挑戰(zhàn)性,因為每位顧客都有自己中意的獨特菜單——“要這個”,“不要那個”;客人的喜好禁忌千差萬別。
在前臺邊,服務生領班正仔細檢查著預訂菜單。而另一間辦公室里,多部電話鈴聲不斷,讓工作人員應接不暇。預定菜單被輸入電腦,并與過去的就餐記錄做詳細比照??腿说拿侄加邢鄬姆诸悾热纭俺?突蛑匾腿恕保懊恐鼙貋淼目腿恕?,“每天光顧1~2次的客人”等等。另外,客人的喜好,和誰一道就餐、生日及職業(yè)等信息也一目了然。這些數(shù)據內容包羅萬象,任何對服務有益的信息(包括一些私密個人信息)都被包括進來。
常有20%的人沒座位
沃爾斯利餐廳常常座無虛席,來此就餐的客人天天爆滿。往往是有10%的客人取消預定,但另外還有30%的客人臨時決定希望來此碰碰運氣,找到位子。
清晨6點45分,距離餐館開門還有15分鐘。經理便將餐廳全體服務人員召集在一起,并發(fā)表一番提升士氣,凝聚精神的講話。這樣的打氣會每日必開。首先,經理對前一天在崗的員工順利處理訂單打印設備突發(fā)故障表示嘉獎,然后,廚房人員和服務生們便各自忙去了,他們手持菜單穿梭于上下樓之間,給人一種“回到19世紀”的感覺。
顧客菜單各有特色,餐具要求彼此不同,上菜次序也很有講究。服務生必須將大量信息記在腦子里——上一杯茶就需要記7件事。最后才能將顧客安頓好。經理要檢查顧客是何許人,來自何方,喜好什么,討厭什么,哪位顧客愛看《每日電訊報》(在顧客開口之前,服務生就能夠察言觀色,將報紙遞到客人手中),哪位顧客就餐時需要在餐桌上備一瓶水,哪些顧客喝咖啡要多加糖,哪些人對乳糖不耐受,需要特別提醒,如此等等,真是細致入微。
7點鐘快到的時候,所有服務人員做崗前最后一次檢查:加糖牛奶什錦早餐,看上去像玩具槍似的蜂蜜壺,銀質茶壺或咖啡壺,茶托上的過濾網,裝有巧克力糊或橘子醬的小果醬罐、酸乳酪碗、鮮果沙拉、果脯、菜單以及餐桌布等等,所有這些都應該準備就緒。
7點整餐館開門,30秒后,第一位顧客走進餐館大門。客人身穿斜紋衫,手提公文包,額頭布滿皺紋,他幾乎沒有看服務生一眼,但是服務生早已心知肚明,這位常客會徑直走向習慣已久的老位子。他攤開《金融時報》,點了早茶和谷類早餐,新的一天就此開始了。
在早餐餐廳里“辦公”
餐館迎來的第一批客人往往是衣著簡單的生意人,他們相互間的會面簡潔且開門見山,直奔主題。他們不會在這個地方逗留許久,他們的生意才真叫生意,時間就是金錢,他們得爭分奪秒。到上午8點半的時候,生意人早就出去做生意了。這時,餐館顧客的衣著更加時髦,男顧客越來越少,室內噪音分貝自然增加。但是,奇怪的是,顧客們所談論的內容似乎更具隱蔽性。很多餐桌空了出來,一些不方便在辦公室會面的人就選擇來餐館,比如,試驗性求職面試、業(yè)內小道消息碰頭會、競爭對手探底密談等。當然,人群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來自某些機構或媒體的“信息探子”和新聞記者。
到上午10點的時候,大多數(shù)需要去辦公室的人都離開了餐館。人們來這里聚會更多屬于“公關”性質的。這時候,餐館里女人多男人少,有進城里做買賣或看戲的女士,有購買伴娘裙子的母女,有來此感受不同文化的德國家庭,還有購買羊絨衫的意大利伴侶,而此時的早餐餐廳已經變成了一個別具特色的交際場所。
到中午12點,早餐收場了??蓯廴绻に嚻方茏鞯木S也納甜面包被清理干凈,撤回到員工餐廳。早餐并非說停就停,戛然而止,而是像退潮一般戀戀不舍地慢慢淡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