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5/1 16:39
[導讀]飲料瓶爆炸的常見原因: 汽水類飲料成分中有碳酸水,在存放溫度較高、劇烈碰撞的情況下,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溶解率下降,氣體體積膨脹,瓶身承壓能力降低,瓶底就會產生裂紋,壓力繼續(xù)增大時容易爆炸。
【事件回放】
工商部門介紹,前幾天,管女士以5塊多錢購買了一瓶飲料,就在轉身離店時,突然飲料瓶“砰”的一聲爆炸了,管女士頭腦一暈,嚇得雙眼緊閉。待緩過神來發(fā)現(xiàn)飲料冒著白色泡沫流淌了一地,并飛濺到商店的電視機上,只見瓶底炸出了一個三角形,而瓶口完好無損。
據(jù)店主介紹,她賣過無數(shù)飲料,還從來沒見過塑料飲料瓶會爆炸的。寶應縣消協(xié)夕陽紅維權中心的工作人員朱愛蓮接訴后,迅速與廠家進行交涉,最終廠家按《食品安全法》有關規(guī)定給管女士作了10倍賠償。
昨天大早,一位姓管的女士便致電寶應縣消協(xié)夕陽紅維權中心,感謝該中心為他們討回公道。
調查
飲料瓶爆炸案例不少
有關飲料瓶爆炸的案例在揚州,包括外地也發(fā)生過不少,其中的一些事件還導致人受傷。工商部門介紹,每年到了夏季,都要接到啤酒瓶、飲料瓶爆炸傷人的投訴。
據(jù)了解,2006年,市區(qū)一消費者沈先生曾在超市購買了幾瓶塑料瓶裝的鮮果汁飲料,放置在家中,10多天后取出其中一瓶準備飲用時,突然“砰”的一聲,瓶蓋被氣體頂出,從其眼瞼“飛旋”而過。沈先生眼瞼被縫6針。
去年夏天,市區(qū)王先生開車外出有事,結果剛打開車門一股熱浪就撲面而來,坐在車內感覺進入桑拿房,發(fā)動汽車打開空調,突然后座上的飲料瓶發(fā)生爆炸,幸虧沒有傷到人。
“喝前搖一搖”,這是某品牌飲料的廣告語,而上海消費者姚先生就“搖”出了麻煩,飲料瓶突然爆裂,瓶蓋正好擊中姚先生的鼻子,頓時血流滿面……在廣東一62歲的梁老伯在清理拾來的飲料瓶時,其中的一個突然爆炸,梁老伯雙手幾乎被完全炸爛,左眼也被炸失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