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5:46
授權(quán)原創(chuàng)博客:色塵@琴心茶韻
未經(jīng)作者許可,不得轉(zhuǎn)載或摘編——美食中國
粥是養(yǎng)人的,所以,我愛喝。
北宋詩人張文潛就說:又極柔膩,與臟腑相得,最為飲食之良。鄭板橋尺牘《范縣書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》也說:霜晨雪早,得此周身俱暖。
然而,小時候極不愛喝粥。那時候,父母是不會專門用大米來熬粥的,愛吃米飯的我家,父親總是在匆匆忙忙的早晨,用昨日的剩米飯加水熬成粥給我們喝,在我看來,那是泡米飯,哪里是粥呀,所以就不愛了。一直到現(xiàn)在,我都拒絕剩米飯熬出來的粥。
我熬粥是要熬很久的,我覺得只有這樣,粥才綿軟才與腸胃服帖才會盡被身體接納。一碗粥,無論是白粥還是各色花樣粥,只要你誠心去熬制,捧在手里喝進嘴里的人就會感覺得到粥里的滋味,那這碗粥對喝粥的人來講,應(yīng)該是碗幸福的粥了。希望我的家人能感受得到這份心意。
有一次和老公去父母那住了幾天。父親又用剩米飯熬粥了。我心里雖然不喜歡,但為討老人開心,還是表現(xiàn)出一臉的期待神情。我承認,那碗粥真的很好喝,不知道老爸是怎樣熬制的(老爸熬粥時我還沒起,沒看到過程,之后問起,老爸總是笑嘻嘻地說就是加水熬的嘛),確實和小時候的泡米飯不一樣。是因為很久沒喝這樣的粥了還是父親熬制方法與以前不同,我講不清。但我感覺得到那碗粥里的滋味。那碗粥已經(jīng)不是泡米飯,而是一碗幸福的粥。
在清麗的早晨,吃著老爸一大早買來的油條,喝著老爸熬制的白米粥,好愜意好滋潤。
我喜歡在粥里填加自己喜歡的東西,材料豐富營養(yǎng)也才豐富,呵呵~~~
做法:
1、棒渣和大米淘洗后用鹽和油腌制半小時以上(如果時間允許,我會腌制一晚上的
2、用沙鍋熬粥好。水開后放入雙米、姜絲、蒜茸、香菇絲和一個切成末的皮蛋熬一個小時
3、在這期間,把雞小胸(事先用作料腌制過)開水焯一下,然后用手撕成細絲,另一個皮蛋切丁[美食中國]
4、放入皮蛋丁和雞絲后熬20分鐘,加鹽調(diào)味后再熬5分鐘就好了。
我老公是不吃雞肉的,但這碗粥他喝得很香,還夸了一句:味道不錯,我則在一邊偷樂(我本意是希望能用這個辦法瞞過他,讓他補充些營養(yǎng),看來我得逞了)。晚飯過后他才問我,那是什么肉,我實情相告,老公表情復(fù)雜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