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5:32
像不像一杯紅茶,甚至紅酒?實際上,它們都是綠豆湯。
怎樣煮出碧綠的綠豆湯?
炎熱的夏天,綠豆湯是最受歡迎的清熱解暑飲料。很多人家都喜歡在夏日煮上一鍋綠豆湯,晾涼后冰鎮(zhèn)起來,清清涼涼地喝上一杯,渾身上下都透著舒服。但是很多人發(fā)現(xiàn),用綠豆煮出來的湯,卻一點都不綠,而是深紅的顏色,是不是?這種綠豆湯變紅的情況在北方尤其多見。至少在北京,如果你用自來水煮的話,那綠豆湯一定會變成“紅”豆湯的。
這事本來我也很奇怪的,也曾試過很多方法,比如用砂鍋煮、用開水煮、煮很短的時間等等,都是該變紅時它還是變紅。和一些網(wǎng)友交流時卻發(fā)現(xiàn),有些人煮的就是綠色的,有些人也和我一樣都是紅色的。令我在很長時間里都非常迷惑,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直到有一天,一位朋友無意中說到,她是用飲水機里的純凈水煮的,煮出來就是綠色。我突然意識到,會不會就是和水質有關呢?因為眾所周知,北京的自來水是比較硬的或是說堿性比較大,里面有很多礦物質(堪稱礦物質水哦)。相對于純凈水,等于含有很多“雜質”了,這其中還包括一些金屬離子。
查了下書,原來:綠豆的外皮含有很多抗氧化成分,如類黃酮、單寧、皂甙等。類黃酮和單寧都是多酚類物質,它們有一個特點,就是會與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,這些絡合物會發(fā)生明顯的變色。所以含有類黃酮物質的食物在含有金屬離子的自來水中加工(煮)時,就會發(fā)生變色。煮的時間越長,與氧氣接觸越多,顏色就會越深。而如果在其中加入一些有機酸,則可以控制變色的程度,甚至恢復原來的顏色。而南方的水質則較軟,相對更為“純凈”,金屬離子少,所以就不易變色,煮出的綠豆湯就是正常的綠色了。
這下明白是咋回事了,想煮出碧綠的綠豆湯,關鍵在于水~用幾種水分別試了一下,果然!
直接用自來水煮的,開蓋接觸氧氣后迅速變紅,而且放置時間越長,顏色越深,等放了幾個小時以后,綠豆湯已經(jīng)紅如濃茶、甚至艷若紅酒了。
水中加白醋(上文所說加入酸,中和自來水的堿性),煮出的綠豆湯顏色很淡,淡得只有一點點黃綠色。
用純凈水煮,雖然仍是很清淡,但確實是是三種水中顏色最綠的。
后兩種水煮的湯放置較長時間后,也會有一點發(fā)黃,但很慢,而且變化不是很大。等量的綠豆,等量的水,只是水質有所不同,煮出的綠豆湯竟有如此大的差別!
所以經(jīng)常用綠豆煮出“紅”豆湯的同學們,如果也想讓湯色碧綠,不如用純凈水來煮,或是在自來水中加入少許的白醋或檸檬汁,就能夠煮出相對“碧綠”的綠豆湯啦。
另外,煮綠豆湯時要注意的是:煮的時間不宜過長:
1、清熱防暑作用最強
綠豆的防暑作用主要是在綠豆皮上的類黃酮等(多酚類抗氧化成分),而要想達到解暑的作用,就要盡量使多酚類物質免受氧化,盡量減少其與氧氣的接觸。所以煮綠豆湯時要蓋好蓋子,煮的時間不宜過長,以不超過十分鐘為宜,豆皮中的活性成分溶在湯里,這時的湯色仍是很綠,還未被氧化。馬上將湯盛出,盡快喝,此時的綠豆湯清熱解暑作用是最強的。
當然了,如果不在意清熱防暑的作用,那么多煮一些時間也沒問題啦。
2、湯色清澈
煮的時間短,不僅使綠豆皮的活性成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,而且不至于將綠豆煮軟煮爛,這樣綠豆中的淀粉便不會溶出到湯里,所以湯色會清澈透亮。而如果煮得過久,淀粉會大量流到湯中,綠豆湯就變成綠豆糊或綠豆粥了。
盛出了湯,剩下的綠豆幾乎還沒有煮破,可以繼續(xù)加水煮成綠豆粥,或與大米和其他雜糧一起做成雜糧綠豆飯,豐富主食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