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5/18 09:31
“按新的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評價,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為83%?!?/STRONG>
針對公眾對2009年那次全國自來水普查結果的疑問,邵益生的回應是,2008年、2009年,該中心也曾組織對全國4457個城鎮(zhèn)的自來水廠進行普查。按照新的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評價,城市自來水廠出廠水質與新標準還有一定差距,達標率為58.2%。其中,“城市要明顯好于縣城和建制鎮(zhèn)”。
但像很多公眾一樣,封頂律師在知道了“83%合格率”這一數字后,并不滿足。
據住建部下屬該水質監(jiān)測中心主辦的“國家城市水質督察網”介紹,我國城市供水水質管理,實行企業(yè)自檢、行業(yè)監(jiān)測和行政監(jiān)督相結合的制度。國務院、?。▍^(qū))和城市三級政府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,分別負責全國、本?。▍^(qū)、市)行政區(qū)域和本城市行政區(qū)域的城市供水水質管理工作。
“保證自來水水質合格,是住建部等政府機構應盡的職責,老百姓更關心剩下的那17%?!狈忭敻嬖V中國青年報記者,“這17%分布在哪些城市?哪些指標不合格?如果不進一步披露詳細信息,‘83%合格率’也不能保證我喝到的是一口干凈的水。”
封頂的質疑不無道理。
中國青年報記者在“國家城市水質督察網”上看到,在其每月定期披露的全國35個重點城市水質公報中,2012年1~5月,35個城市的自來水“出廠水9項”和“管網水7項”,均符合高于95%的安全標準。即使偶有不合格,達標率也基本在98%~99%之間。
其中,在自來水遭污染的“重災區(qū)”江蘇、浙江等省,雖然臭和度、化學需氧量(即CODMn,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,化學需氧量越高,表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——記者注)等指標經?!傲良t燈”,但合格率最低也在82%以上。
封頂律師正生活在這個區(qū)域內,而他日常喝水的感受,與數字并不一致。
“首先,自來水出廠之后,還要經過管網輸送,不排除二次污染。83%合格率只是出廠的,離真正到你家水龍頭的水,還有差距;其次,按照現行規(guī)定,地表水廠一年只需要檢測兩次,地下水廠一年檢測一次,而各監(jiān)測站均由地方水廠內部水質監(jiān)測部門負責。這樣自己監(jiān)測自己,提供的數據有多真實?”他反問。
至于他希望獲悉的有機物污染、重金屬超標的自來水廠家名單,新華社專訪中沒有涉及。由于涉及身體健康,封頂獲悉這兩個數據的心情,格外迫切。
“我問的問題,都不屬于國家或者行業(yè)機密,而是每一個關心基本用水安全的老百姓,都想知道的事情。一旦收到公民申請,住建部沒有理由拒絕公開?!狈忭斚蛴浾咄嘎叮缫恢背浴伴]門羹”,他不排除下一步提起行政訴訟的可能。
就上述封頂“真正感興趣”的信息,近日已有不少媒體呼吁,住建部相關水質檢測部門應予公開。15日,中國青年報記者曾致函住建部辦公廳,希望獲悉進展。但截至發(fā)稿,尚未收到回應。
“不公布飲用水‘黑名單’,新國標意義恐大減”
引人注意的是,邵益生在新華社專訪中強調,83%合格率是“按新的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來評價的”,標準更高、更嚴格。
何謂新標準?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到,2006年年底,為了提高飲用水的“安全系數”,衛(wèi)生部曾會同原建設部、水利部等,共同在1985年版衛(wèi)生標準基礎上,提出了新版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。
今年7月1日起,中國將強制執(zhí)行這一最新標準。據稱,新標準將與國際接軌,指標從35項增加到106項,與世界上最嚴的水質標準——歐盟水質標準基本持平。
“如果新標準能夠落實,無疑將對我們的飲用水狀況有一個很大的促進。越來越多的水污染事件,已經給公眾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,桶裝水、瓶裝水的銷售需求逐漸上升,就是明顯表現?!遍L期關注食品安全領域的南京“天下公”公益機構主任程淵這樣表示。
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這份最新標準中看到,該標準與我國目前正在執(zhí)行的GB5749-85標準相比,“進步”不少:
比如,微生物指標由2項增至6項,大腸埃希氏菌、耐熱大腸菌群、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等,均在監(jiān)測之列;消毒劑由1項增至4項,增加了一氯胺、臭氧和二氧化氯;毒理指標中,無機化合物由10項增至21項,有機化合物由5項增至53項,溴酸鹽、亞氯酸鹽、甲醛、三鹵甲烷等,均被納入“監(jiān)測眼”中;此外,新標準對總α放射性和渾濁度等,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有人對新國標充滿期待,但也有不少網友擔心,這個飲用水新標準,會不會像很多其他領域的國標一樣,“看上去很美、最后卻淪為擺設”?
對此,封頂律師表示,如果缺乏對不合格飲用水生產工廠、城市水質等信息的及時、定期公開機制,這份兩個月后將要實施的新標準,恐怕效果有限。
“我擔心這個強制標準只是‘紙上談兵’,因為沒有實質性的懲罰措施,并不為地方政府和水廠所懼。再加上相關部門如果不能及時公布詳細的水質監(jiān)測‘黑名單’,新標準的意義將被大大削弱?!狈忭斅蓭熯@樣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。
此外,還有專家評價認為,水安全問題的根本在于水源污染,不在于紙面上的衛(wèi)生標準?!案巫詠硭?,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凈化水源地。水源地如果達標,即便是用最基本的傳統(tǒng)工藝處理,水質都會合格?!?/P>
邵益生曾在新華社專訪中確認,“水源污染”是2009年普查中,城鎮(zhèn)自來水廠出廠水質合格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,而近年來的“克服”舉措,主要是通過組織城鎮(zhèn)供水設施改造來實現的。
但同期《新世紀周刊》的調查卻顯示,地方政府和水廠在水處理工藝改造方面,鮮有進展。全國縣以上4000多家自來水廠中,九成以上仍在使用傳統(tǒng)水處理工藝。
“這也是我希望詳細獲悉的內容之一?!狈忭斪詈笙蛑袊嗄陥笥浾弑硎?,“眾所周知,近年來,我國水源地污染的總體狀況越來越嚴峻,而各地自來水廠是以怎樣的投入、進行了什么設施改造,才讓合格率‘不降反升’的?從58.2%到83%,如果沒有詳實的證據,我不會輕易信服。”
本報北京5月17日電